立春是什么意思-立春是什么时候-立春是几号

更新时间:2024-10-16 13:02

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也叫"立春"。"立"是"开始"的意思。在中国,立春就是春天的开始。每年二月四、五日太阳到来。 黄经三百一十五度,为立春。《月序七十二时集》:"正月,岁首。夏、秋、冬之始,同也。"古时的"四立",是指春、夏、秋、冬四时之始。 其农业意义是"春种、夏长、秋收、冬储",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。

词义解释

拼音:lìchūn英语:立春中国幅员辽阔,地理条件复杂,气候差异很大,季节各异。 因此,"四里"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地区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,但"里"的具体气候意义并不显着,不能适用于全国各地。 黄河中下游的土壤解冻日期是从立春开始的,立春的第一个时期应该是"东风解冻"。两者基本相同,但作为立春的标志,错过得太早了。 我国气候学中,将立春定义为每五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℃以上的第一天,这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立春的含义是一致的。 虽然春天已经来临,但华南大部分地区仍然很冷。"白雪来不及春天,所以花园里的花儿飞过树丛。" 二月初,只有华南地区真正进入春天。 但这种划分方法更符合实际。 立春后气温回升,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进入春耕忙季。 初春,东亚南支的西风急流开始减弱,隆冬气候即将结束。 但北支西风急流的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,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依然较强,强风沙尘仍是江淮地区的主要天气。 但间隙期间受到较强冷空气的影响。 偏南风频率增加,气温明显上升。

古语

我国古人把立春十五日分为三时:"初时东风化,二时螫虫起振,三时螫虫动。"待鱼含冰"是指东风带来了冰。立春五天后,大地开始融化,冬眠的昆虫在洞穴里慢慢苏醒。又过了五天,河里的冰开始融化,鱼儿开始在水面上游动。 水面上还有未完全溶解的冰块,好像鱼被困在水面上一样。

自秦朝以来,中国一直用立春作为立春的时间。春天,意味着生长、耕耘、播种。从气候学上来说,春天是指平均气温在10℃到22℃之间的时期。

本文由AI通过互联网学习并自动写作,不代表我们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androlead.com/pejnu0hj.html